山西仄蕉影院有限公司

中共中央宣傳部委托新華通訊社主辦

紅色傳承看贛州 | 從“研紅”到“傳紅”:看贛州如何“激”活紅色因子

2024-12-14 13:15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贛州紅色資源數量之多、地位之高、影響之巨,全國少有。

這里不僅有“共和國搖籃”“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地”“南方紅軍三年游擊戰(zhàn)爭指揮中心”三張閃亮的紅色名片,還有《尋烏調查》誕生地、朱德天心整軍舊址、羅塘談判舊址等一大批叫得響的紅色資源。

面對豐富又獨特的紅色資源,贛州從“研”出發(fā),“釋”讀價值,“講”出味道,全面激活贛南紅土地上的紅色因子,深刻揭示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精神密碼”,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思想指引和智慧啟迪。

從“高”破局,紅色文化憑“研”長紅

這兩年,《江西社會科學》《新聞戰(zhàn)線》等核心期刊,持續(xù)推出一批有關贛州紅色基因傳承的研究成果,極大提升了“紅色贛州”的品牌影響力。

據了解,雖然贛州紅色文化資源豐富多樣,但一段時間內,有影響的紅色資源研究成果其實不多,尤其對蘇區(qū)精神、長征精神的研究缺乏整體性、系統(tǒng)性?!熬科湓?,是研究機構團體雖較多,但力量分散,使紅色資源研究一度陷入多而散、小而弱的困局?!壁M州市紅色資源保護發(fā)展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果”向何處結,“新”向何處立?

以“高標”破局,使研究有系統(tǒng)有方向——

2024年6月19日,全國紅色基因傳承研究中心贛州分中心正式掛牌成立。

在江西省委宣傳部和全國紅色基因傳承研究中心的指導下,贛州市高標準建立紅色文化研究平臺,以贛州市高校、黨校、黨史研究部門、檔案館、紀念館等為主要依托,于今年6月掛牌設立全國紅色基因傳承研究中心贛州分中心。

“平臺有效加強了紅色文化研究的系統(tǒng)謀劃和統(tǒng)籌指導。”贛州市紅色資源保護發(fā)展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與贛南師范大學制定學術發(fā)展規(guī)劃,推動實施“從瑞金追根溯源研究工程”。

向“高手”借智,為研究提供資料支撐——

今年起,贛州市廣泛開展紅色文化研究成果征集整理活動:采取購買和接受捐資等方式,面向全國征集贛南紅色文化研究成果的書籍、報刊論文、網絡文章,全面梳理匯總進行數字化整理,并將征集的成果整理匯總到贛州市紅色資源數據庫。

“這是基礎性工作,將為新時代贛南紅色文化研究提供資料支撐?!壁M州市紅色資源保護發(fā)展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2024年9月聯(lián)合江西省委黨史研究室主辦舉辦中央蘇區(qū)反“圍剿”戰(zhàn)爭暨石城阻擊戰(zhàn)理論研討會

辦“高規(guī)格”會,搭建思想激蕩大平臺——

近幾年,贛州先后舉辦紀念南方紅軍三年游擊戰(zhàn)爭勝利暨新四軍組建85周年理論研討會、紀念《資本論》首個中文全譯本出版85周年座談會等;今年9月,聯(lián)合江西省委黨史研究室主辦了中央蘇區(qū)反“圍剿”戰(zhàn)爭暨石城阻擊戰(zhàn)理論研討會;今年10月承辦了2024年紅色基因傳承高端論壇,得到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求是雜志社等單位的大力支持,論壇主要成果在江西日報學與思周刊整版刊發(fā)。

2024年10月承辦2024年紅色基因傳承高端論壇

“大力出奇跡”,在實施一系列高舉高打又接地氣的新舉措后,贛州市紅色資源不斷被“激”活,紅色文化憑“研”長紅。

以“創(chuàng)”為筆,紅色故事直抵人心

“劇中塑造了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哪怕是戲份不多的小人物,如商會會長、貧苦挑夫、飽受壓迫的女性等,也都演繹得非常生動豐滿,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p>

2024年6月6日晚,大型革命歷史題材話劇《叩響》在北京中央歌劇院精彩上演

今年5月起,由深圳、贛州聯(lián)合創(chuàng)作的大型革命歷史題材話劇《叩響》先后在深圳、北京、贛州等地巡演,北京觀眾陳銳等被劇中一個個鮮活、立體的人物所打動。

《叩響》的成功,是贛州講好新時代紅色故事的一個生動實踐。近年來,贛州市加強紅色文藝精品創(chuàng)作,拓展紅色宣傳陣地,順應全媒體技術發(fā)展的趨勢,搭建紅色文化交流傳播平臺,講好新時代的紅色故事,推動紅色文化傳播線上線下同頻共振,提升贛州紅色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電視連續(xù)劇《大道薪火》在央視播出

創(chuàng)作文藝精品,展示贛州文化新形象——

贛州市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推出了一大批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文藝精品:九集紀錄片《從瑞金出發(fā)》、電視連續(xù)劇《大道薪火》在央視播出,動漫《長征先鋒》在眾多電視頻道及新媒體播放,點擊量累計過億;大型贛南采茶戲《一個人的長征》獲中宣部第十六屆“五個一工程”獎和文旅部“文華大獎”,話劇《叩響》參評今年的“五個一工程”獎……

此外,贛州市紅色資源保護發(fā)展中心2022年聯(lián)合江西省廣播電視臺攝制《贛南三整》三集紀錄片;2023年聯(lián)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軍事頻道攝制兩集紀錄片《筠門嶺保衛(wèi)戰(zhàn)·盤山魂》,目前正在后期制作階段。這些紅色文藝精品有力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展示了贛州文化新形象。

創(chuàng)新表達方式,提升紅色文化影響力——

打造紅色贛州全媒體傳播平臺,創(chuàng)辦“紅色贛州”微信公眾號、抖音視頻號,創(chuàng)新紅色網絡傳播內容及話語表達方式,講好新時代的紅色故事。

與此同時,贛州市還在“贛南紅”客戶端開設“紅色贛州”頻道,面向全國開展紅色贛州短視頻大賽;在市融媒體中心開設《蘇區(qū)史話》《檔案里的贛州——紅色記憶》等電視專欄,對紅色資源和背后的精神內涵,進行全方位、高頻次、多角度的宣傳報道和闡釋。

創(chuàng)辦各類活動,增強紅色故事貼近性——

今年,贛州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和長征出發(fā)90周年,舉辦合唱大賽、主題美術展等系列主題活動,掀起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的浪潮。

群眾是傳播紅色文化的重要力量。近年來,贛州市持續(xù)舉辦群眾性主題宣傳活動:連續(xù)6年舉辦“紅色故事我來講”比賽,開展“行走的思政課 紅色地標我打卡”主題實踐活動(獲評2023年度中華文物新媒體傳播精品推介項目)等。此外,于都縣長征源合唱團、長征源宣講團、老兵宣講團在全國各地巡演、宣講,深情講述紅色故事,將紅色文化帶入“尋常百姓家”。

用“紅”鑄魂,培育一代又一代“紅星”

走進安遠縣鎮(zhèn)崗鄉(xiāng)老圍村尊三圍保衛(wèi)戰(zhàn)遺址,“老兵宣講團”成員魏興輝正在為前來參觀的學生講述發(fā)生在尊三圍的革命歷史故事……

學生是祖國的后一代接班人,用“紅心”育“紅星”,事關黨和人民事業(yè)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

贛州有200多萬中小學生,這個群體量大且穩(wěn)定,是紅色教育培訓中的重點對象。一直以來,贛州市始終把開展紅色研學作為青少年學生傳承紅色基因的重點途徑,并致力于將贛州打造成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目的地。

選育紅培基地,打造紅心鑄魂新場景——

在贛州,共有20個市級紅色研學基地、11個省級研學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研學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中小學生校外研學實踐營地、4個全國首批“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

看一個紅色景點、觀一場紅色演出、講一個紅色故事、走一段長征步道、唱一首紅色歌曲、吃一頓紅色套餐、認一件紅色文物、當一回紅色導游……在“八個一”教學模式的引領下,一顆顆“紅心”在萬千孩子們心中生根發(fā)芽。

追尋紅色足跡,讓孩子們寓教于“游”——

在江西贛州石城縣七根火柴廉潔文化教育基地,許多游客帶著孩子近距離感受革命歷史。學生溫欣燁說:“從今天的學習中,我了解到紅色文化七根火柴的故事……從今往后我要做一個努力學習報效國家的好少年。”

贛州市教育系統(tǒng)緊緊圍繞“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主題,組織師生走進各類紅色革命舊址,2024年1-9月份,全市紅色研學人數超50萬人次,市外學生來贛紅色研學15萬余人次。

推進紅色融灣,增強港澳學生國家認同——

11月初,100多名香港特殊教育師生到贛州開展紅色研學,接受國情教育。“此次活動,讓香港師生們在感悟紅色精神時,有效拉近了香港與內地在情感和價值觀上的距離?!毕愀鄞榷鲗W校校長廖幸琳說。

11月6日至8日,亞洲旅游交流中心與贛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聯(lián)合主辦了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百名香港特殊教育師生贛州文化行活動

近年來,贛州市充分利用紅色資源優(yōu)勢,深入粵港澳大灣區(qū)開展紅色研學推介活動,推動開通“特區(qū)學子老區(qū)行”紅色研學專列,并先后組織香港校長團、澳門青年和文化志愿者等到贛州考察紅色景區(qū)、線路產品,拓展入境游客源。如今,一批又一批大灣區(qū)中小學生赴贛州了解紅色歷史、感悟紅色精神,增強國家認同、民族認同、歷史認同和文化認同。(袁思東)

責任編輯:褚孝鵬

熱門推薦

泾阳县| 东乡| 和龙市| 仙居县| 和政县| 汾阳市| 香格里拉县| 牙克石市| 阜南县| 黄冈市| 蒙阴县| 柯坪县| 新安县| 伊川县| 沽源县| 红原县| 丰顺县| 体育| 襄樊市| 明溪县| 江山市| 贺州市| 岳池县| 永平县| 芦溪县| 陕西省| 汾西县| 兰西县| 福贡县| 饶平县| 星子县| 昂仁县| 南开区| 长兴县| 湘乡市| 寻乌县| 盘锦市| 定安县| 荥阳市| 南汇区| 汕头市|